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垂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正骨手法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一。原用于腰椎骨错位陷入的整复。令患者俯卧于宽板凳上,腹部垫以布垫,肩胛及两腿以带缚固定,然后将明显凸起之骨节,用手或木杠轻轻滚按,使其平正复原。今少用。
即二母宁嗽汤作蜜丸。治证同。见二母宁嗽汤条。
见《中草药通讯》(12):6,1976年。即法罗海,详该条。
疝之别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六。详疝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,即蛇腹疔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谓视正直之物呈歪斜状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此症谓物之正者,而反视为歪斜也。乃内之阴阳偏胜,神光欲散之候,……久而失治,内障成矣。”亦有视斜反为正者,又称视斜反正。参见目妄见、视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又名手腕痈、手屈发、手牛押屈、龟毒、鼓槌风、手腕疽。由三阳经风火凝结而成。患处高肿红赤作痛,腕部活动受限,易脓,易溃为顺,宜内服荆防败毒散,外敷洪宝膏,溃后提脓去腐,按溃疡治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麦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巴戟天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