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山西中草药》。为五灵脂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观聚方要补》卷八。即升麻葛根汤,见该条。
进针后达到得气而不分补泻的方法。《医经小学》:“先说平针法……掐穴故教深,持针安穴上,令他嗽一声,随嗽归天部,停针再至人,再停归地部,待气候针沉,气若不来至,指甲切其经,次提针向病,针退天地人。”本法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为无头疽生在肩前侧,腋窝上方,骨缝开合凹陷处者。为手厥阴心包络经血热气郁而成。开始如椒,渐长如鹅卵,按之疼痛彻骨。若溃脓及时,肿消痛减,脓稠者为顺证;久不溃破及溃后脓如清水,
书名,见荀勗《中经薄》,1卷。子仪系扁鹊弟子。原书已佚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夏天无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榕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杜鹃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躯干骨。包括脊骨、胸骨、肋骨等。
【生卒】:583~669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字懋功。曹州离狐(今山东曹县)人。以医名,本姓徐,因避讳改名李勣。唐太宗、高宗时身居要职。657年曾与许孝宗、孔志约等参与并领导《新修本草》的编写和颁行工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