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淫之气中于人,与人体的六经之气相合者为同气,如风入厥阴、寒入太阳等;不与六经之气相合者为客气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人有客气有同气。”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黑面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吴本立《痢证汇参》卷二。即燥热痢。详见该条。
即躯干骨。包括脊骨、胸骨、肋骨等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即面黑子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因虚而致心胸烦热者。多由伤寒汗、吐、下后,邪热乘虚客胸中,或病后余热留恋,或津涸、血虚、肾亏、痰饮、虚劳等所致。常伴郁闷不寐、口干咽燥等症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发汗吐下后,虚烦不得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水胡满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邓雄勋《眼科启明》卷下。属迎风流泪,详该条。
又称辨证配膳。指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,确定食疗法则、选择食物或拟定食疗处方的方法。例如气虚病人,可选食人参莲肉汤、参枣米饭;血虚病人,可选食当归生姜羊肉汤、猪肝羹;阴虚病人,可选食百合粥、枸杞茶、五汁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