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大承气汤

大承气汤

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:大承气汤

药方名称大承气汤

处方大黄厚朴(姜制),各三钱。枳实芒硝,各二钱。

功能主治治阳明里热,大便五六日不通,日哺潮热谵语,烦燥发渴。

用法用量上作一服,水二钟,生姜三片,煎至一钟,食前服。

摘录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

伤寒论》:大承气汤

药方名称大承气汤

处方大黄12克(酒洗)厚朴15克(去皮)枳实12克(炙)芒消9克

药理作用l.增加胃肠道推进机能及肠容积 《天津医药杂志》1965(10):790~791,大承气汤经小白鼠口服投药后有明显增加消化道推进性运动的作用,在投药后10分钟,作用就已明显。但经静脉给药组,炭末在胃肠道的推进距离,未见有增强。经口投予大承气汤,并有明显增加肠容积的作用。

2.促进肠套迭的还纳,解除梗阻 《天津医药杂志》1965(10):792~793,在观察大承气汤对解除肠梗阻的一般作用机理的实验表明,给药组10只家兔(人工肠套迭)完全还纳,平均还纳时间为15分30秒,还纳率100%,对照组中仅3只还纳。实验还认为,大承气汤对肠管的作用,以局部为主。

功能主治峻下热积。主阳明腑实证。潮热谵语,手足潸然汗出,矢气频频,大便不通,脘腹满痛拒按,舌苔焦黄起刺,成焦黑燥裂,脉沉滑或沉迟有力;热结旁流,下利清水,臭秽难闻,脐腹疼痛,按之坚硬有块,热厥,高热神昏,扬手掷足,烦躁饮冷,便秘不通;痉病,牙关紧闭,手足抽搐,角弓反张,口噤蚧齿。现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,粘连性肠梗阻,蛔虫性肠梗阻,急性胆囊炎,急性阑尾炎,以及某些高热性疾患,见有阳明腑实证者。

用法用量上四味,用水1升,先煮厚朴枳实,取500毫升,去滓;纳大黄,更煮取200毫升,去滓,纳芒消,再上微火煎一二沸,分二次温服。得下,余勿服。

备注方中大黄泄热通便,厚朴行气散满,枳实破气消痞,芒消润燥软坚。四药配合,具有峻下热积之功。

摘录伤寒论

石室秘录》卷二:大承气汤

药方名称大承气汤

处方大黄3钱,芒消1钱,厚朴1钱,柴胡1钱,黄芩1钱,甘草1钱。

功能主治邪气挟食,存于大肠,火气炎蒸,夹食作祟,痛而手不可按。

各家论述此方之妙,全在用大黄芒消二味。盖大黄性凉而散,又走而不守;芒消性更紧于大黄;辅之黄芩,则相济有功;尤妙在用柴胡,以舒其肝经之邪气;又佐以厚朴之祛荡。若邪甚者,或再加枳实,尤易成功,此堕之又一法也。

摘录石室秘录》卷二

猜你喜欢

  • 止汗神丹

    药方名称止汗神丹处方人参30克(或黄耆60克代之)当归30克 北五味3克桑叶7片功能主治治久汗不止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石室秘录》卷二

  • 炉消散

    药方名称炉消散处方羌活7两2钱,黄芩7两2钱,菊花7两2钱,蔓京7两2钱,川芎4两8钱,白芷4两8钱。制法上药用纱布包煎,混合两次滤液,浓缩成稠状;另以炉甘石12两、火消1两9钱2分、冰片2钱4分分别

  • 阳虚黄褐斑方

    药方名称阳虚黄褐斑方处方制附片9克,淫羊藿9克,熟地9克,仙茅6克,冬瓜仁30克,生薏仁30克,党参12克,茯苓12克,桃仁6克,红花6克,白附子3克,蔓荆子3克,细辛3克。功能主治补阳祛斑。主肾阳不

  • 地龙饮

    药方名称地龙饮处方生地龙3条(研细)。功能主治瘴疟、诸疟,大热烦躁。用法用量《理瀹》本方用法:涂胸口。如热炽,加脑子少许。摘录《直指》卷十二

  • 开闭丹

    药方名称开闭丹处方黄耆1两,当归5钱,肉桂5分,甘草5分,菖蒲1钱,远志1钱,柴胡1钱,香附1钱,天花粉2钱。功能主治耳痛之后虽愈而耳鸣如故,以手按其耳则其鸣少息,证属阳虚气闭者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

  • 蝉花丸

    药方名称蝉花丸处方蜜蒙花半两,威灵仙(去芦)半两,白蒺藜(炒,去尖)半两,木贼(去毛节)半两,草决明(炒)半两,菊花(去梗)半两,楮实子(炒)半两,石决明(火煅)半两,蝉退(麻油净洗)半两,青葙子(瓦

  • 凉膈白虎汤

    药方名称凉膈白虎汤处方凉膈散合白虎汤。功能主治上焦积热,肺胀而咳,胸高上气而渴。火热刑金作喘;胃热口干舌燥作渴,面赤唇红。摘录《保命歌括》卷十七

  • 补中运脾汤

    药方名称补中运脾汤处方人参2钱,焦白术3钱,橘红1钱5分,茯苓1钱5分,黄耆1钱,砂仁8分,炙草4分。功能主治中气不运,噎膈。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,大枣2枚,水煎服。痰多,加半夏。摘录《医钞类编》卷十

  • 加减磁石散

    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二:加减磁石散药方名称加减磁石散处方磁石归尾白芷蛇床子赤芍药 丹皮 发灰荆芥穗川芎生地陈皮甘草功能主治治产后用力过度,子宫下脱,痛不可忍。用法用量水煎,空腹时服。七日后,去白芷、赤芍、

  • 点眼秦皮汤

    药方名称点眼秦皮汤处方秦皮(锉碎)3两,青五铢钱7文,黄连(去须)1两,蕤仁(去皮)半两,淡竹叶(洗,切)30片。制法上药用水1升半,煎至7合,去滓。功能主治风热上冲,目赤痛,久患不愈。用法用量临卧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