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植物学大辞典》。为毒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托盘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医经小学》。位于脐上4寸,再旁开腹正中线3寸处。治妇人腹中血块,胃痛,消化不良;以及急性胃炎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5~7壮;或艾条灸10~15分钟。
十怪脉之一。又称转丸脉。脉来去捉摸不定,如豆之旋转状。
医疗保健体育著作。1卷。清·张映汉撰。刊于1823年。作者介绍用自我按摩方法,由脐下(丹田)开始,按照头部、胸腹、上肢、背部、下肢的顺序结合经络经穴的位置与主治,依次操作。所用手法主要有搓、揉、挖、捏
①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七引《集验方》方。又名石苇瞿麦散。石苇、葵子各二两,瞿麦一两,滑石五两,车前子三两。为细末,每服一钱,日三服。功能清热利水通淋。治淋病,小便不利,溺时刺痛。②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七引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水蔓菁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苜蓿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朱振声《妇女病续集》。多指胎儿畸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