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伤寒明理论》卷一。指腹内胀满疼痛。有表里虚实之分,《类证活人书》卷十一:“腹满时痛,是有表复有里,仲景所以用桂枝加芍药汤主之。”又“腹满时痛,属太阴也,自利不渴者,脏寒也,当温之,宜四逆汤、
周天三百六十五度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天度者,所以制日月之行也。”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虎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苦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黄芪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济世养生集》。即急救痧药丸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。即脱臼。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僵蚕之别名,详该条。
息粗是指呼吸时声音粗大。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六气为病》:“故病寒则气衰而息微,病热则气甚而息粗。……热则息数,气粗而为喘也。”在肺热炽盛或痰气水饮阻遏气道时常出现本症。参见痰喘、水喘、火喘、齁喘等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七方。益智仁、茯苓、白术、白蔹、炒栀子、白芍药。治小儿睡中遗尿属实热者。若挟寒者,去栀子,加山茱萸、巴戟天、干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