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阳活人书
见类证活人书条。
见类证活人书条。
舌霉色中有黄苔,即灰黑黄苔。为湿热蕴阻中焦,宜清热祛湿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肾气游风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二。又名葡萄疔。其形黑兼紫,如水晶,故名之。皰内黑血毒水宜去之,入追毒丹;内服夺命丹加托毒之品。
经穴名,代号GB3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原名阳关。《千金要方》名关阳。《针灸大全》名足阳关。近称膝阳关。别名寒府、阳陵、关陵,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膝外侧,阳陵泉穴上3寸,股骨外上髁之边缘处。另说在阳陵泉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乌桕叶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二。即鹤膝风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营实,详该条。
鼻之别名。《东医宝鉴》卷二:“神庐者,鼻也,乃神气出入之门户也。”详鼻条。
出《医学正传》即慢惊风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。又称小便利多、小便多。详小便多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