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南山
【介绍】:
清初医家。浙江绍兴人。精于妇产科,撰《胎产指南》八卷(1857年刻行),后经丁兰谷辑订。
【介绍】:
清初医家。浙江绍兴人。精于妇产科,撰《胎产指南》八卷(1857年刻行),后经丁兰谷辑订。
即肾阴。详该条。
痿证之一。多由久病或房欲不节,肝肾不足,阴虚火旺,伤及筋骨所致。《证治汇补·痿躄章》:“阴虚痿者,……自觉两足极热,上冲腿膝,痠弱痿软,行步艰难,不能久立。”可伴见头昏目眩,舌质红,脉细数等症。治宜滋
病名。《医学入门》卷六:“……肛门左右别生一窍,流出脓血,名为箄漏。”肛漏之一。
指病因病理均属寒而表现出热的假象。参见真寒假热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理例》卷五。即有头疽生于背部者。证治见发背条。
元、明、清代医官职称。明、清两代,院判的职位仅次于院使。元代于1322年(至治二年)设院判2人,官阶正五品。
骨名。即髋骨。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密蒙花之商品名,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卷七十八方。炉甘石(入大银罐内,盐泥封固,用炭火煅一柱香,以罐通红为度,取起为末,用黄连水飞过,再入黄芩、黄连、黄柏汤内,将汤煮干,使炉甘石如松花色)四两,硼砂(铜勺内同水煮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汇补·水肿章》。即风肿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