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医方类聚

医方类聚

书名。365卷。朝鲜·金礼蒙等撰于1443年。初刊于1465年。原本已佚,1861年日本用活字排印了266卷本。本书分类整理了约150余种中、朝古代医书。卷1~3医学总论;卷4~12五脏诸论;卷13~63风寒暑湿伤寒的症治;卷64~82眼、齿、咽喉、口舌、耳、鼻、头面疾患证治;卷83~168为身形、脏腑、内科杂病证治及中恶解毒虫兽伤等;卷169~205为皮肤外科诸病及急救、养生等;卷206~238为妇产诸病证治;卷229~266为小儿诸病证治。全书分类较细,资料丰富,并大多辑录原文,保存了不少我国明以前失传医书,是一部大型的医学类书,有较高的学术和临床参考价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肝邪

    五脏病邪之一。《灵枢·五邪》:“邪在肝,则两胁中痛,寒中,恶血在内,行善掣节,时脚肿。”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肝木受邪。民病两胁下少腹痛,目赤痛眦疡,耳无所闻。”又《难经·十难》:“心脉急甚者,肝邪

  • 靛青根

    见《本草便读》。为板蓝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气鼓

    病证名。鼓胀之一。①指气机郁滞所致的鼓胀。《万病回春·鼓胀》:“中空无物,有似于鼓,小便短涩不利,其病胶固,难以治疗,用分消汤加减。……胁痛面黑是气鼓,加青皮去白术。”②指气虚所致的全身肿胀。《石室秘

  • 瘟疫舌疔

    病名。多由瘟疫之毒中于心经而上炎于舌所致。疔生舌上,或红或紫,疼痛,如樱桃大,破后流脓出血。治宜泻火解毒,消肿止痛。可选用清瘟败毒饮加减。外用紫雪散。参见舌疔条。

  • 藕包

    病名。出《病科选粹》卷四。即臑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清营透疹

    清营分热结合透疹的治法。如症见高热烦躁、夜寐不安、口不甚渴、皮肤疹点隐隐、舌绛而干,苔少,脉细数。此热邪传入营分之候。可用细生地、麦冬、丹皮、大青叶等清营分热邪,用金银花、连翘、竹叶、牛蒡子等以透疹。

  • 厥病

    ①即厥证。详该条。②《灵枢经》篇名。厥,指机能的逆乱。本文论述因厥气上逆而引起厥头痛和厥心痛的症状与刺治方法等,故名。文中还介绍了虫瘕、耳聋耳鸣、风痹等症的刺治方法和预后。

  • 肾子

    即睾丸。《疮疡全书·阴囊毒》:“阴囊上肿而痛,……肾子悬挂。”

  • 内经知要浅解

    医经类著作,秦伯未(之济)撰。秦氏邃于《内经》,学验俱丰。书名“浅解”,意在深入浅出,由博返约,颇得“知其要者,一言而终”之趣。此书首先对《内经知要》各篇予以题解,使知要领。其语译,信达而雅;其词解,

  • 八触

    气功术语。指气功锻炼过程中,在身心松静情况下出现的八种感觉。①隋智顗的《童蒙止观》中指动触、痒触、轻触、重触、冷触、腹触、涩触、滑触。②另一种说法是一掉(摆动)、二猗(长而美)、三冷、四热、五浮、六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