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刺节真邪

刺节真邪

灵枢经》篇名。本文主要讨论了真气邪气,又分述了“刺五节”与“刺五邪”的针法,故名,介绍刺法中的五节(振埃发蒙去爪彻衣解惑)和五邪(持痛、容大、狭小、寒、热)的发病规律及针刺方法,另方面,详述了真气的来源与功能。从邪气侵入人体的传变过程,说明真气过虚与邪气过胜而产生各种病变的原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顶发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百会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喉底

    即咽后壁。

  • 乳下婴儿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五。指六岁以下的小儿。

  • 七星针

    皮肤针之一种。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,如七星并列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
  • 女阴溃疡

    病名。外阴部由细菌、病毒或其他原因感染而发生大小不等的溃疡面。多发生于小阴唇内外两侧,有烧灼痛和奇痒,溃疡面有较多的脓样分泌物。局部可外用溃疡粉(生蛤粉、樟丹、冰片)、珍珠散(养殖珍珠5克,青黛5克,

  • 黄帝明堂偃侧人图

    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作《曹氏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》。12卷。曹氏即曹翕,三国末、晋初时人。

  • 牛心茶

    见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。为红旱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火逆

    出《伤寒论》。指误用烧针、熏、熨、灸等火法,由此导致的变证。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脉浮,医以火迫劫之,亡阳,必惊狂起卧不安者,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。”柯琴注:“伤寒者,寒

  • 疮疡麻木

    证名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一:“疮疡麻木而不知痛痒者,是气虚而不运,又兼疮毒壅塞,经络不通,致令麻木而不知有无也,亦分轻重耳。盖麻者木之轻也,木者麻之重也。……大抵未溃之先有麻木者,毒塞轻重之分也;已溃之后

  • 养小录

    食疗烹饪著作。3卷。清·顾仲编著。撰年不详。记载了饮料、调料、蔬菜、果品、荤食、糕点等190余种制作法,内容丰富,制法简明。作者提出:“饮食之道,关乎性命,治之之要,惟洁惟宜。”可谓抓住了饮食养生的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