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刺激量

刺激量

针灸治疗时给予患者的刺激强度。通常分为强、中、弱三种。针刺刺激量由针具的粗细,操作方法,刺激形式和持续时间决定;灸治刺激量则以艾炷大小,壮数多少,直接灸与悬灸,或艾卷熏灸时间来区分。一般机体反应与刺激量大小成正比,刺激愈重,反应愈烈。但患者的反应尚与体质强弱,敏感程度,选取穴位及病种有关。同一刺激量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应。临床须酌情掌握使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对待

    脉诊中,把两种形状、性质相对的脉象并列,作为对比的方法。如浮沉、迟数、滑涩、虚实、大小等。《医原》:“经以浮沉、缓急、大小、滑涩八脉……即于八脉中,分对待、微甚……。”

  • 樟皮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樟树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迭法

    推拿手法。①拳迭法:见陈宇清《新推拿法》。两手握拳,以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四指的近侧指间关节处为着力点,在治疗部位上作前后来回的摆动。用于腹部,有消散去积的作用。②腰迭法:病员取坐位,作弯腰动作数次。有

  • 疝气

    疝之别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六。详疝条。

  • 北刘寄奴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铃茵陈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软懒症

    证名。见《理虚元鉴》。多因伤食劳倦,或思虑过度,或房室不节,脏腑内伤,复感外邪所致。症见四肢倦怠,面色淡黄,胸闷,不思饮食,或见恶寒发热,脉沉迟软弱。迁延日久,则见黄肿、痰嗽、潮热等症。治宜审察表里,

  • 红演儿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即红丝疔,见该条。

  • 螺丕草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马蹄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风惊悸

    病证名。指心悸因心气不足而风邪乘袭所致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:“风惊悸者,由体虚,心气不足,心之府为风邪所乘,或恐惧忧迫,令心气虚,亦受于风邪。风邪搏于心,则惊不自安。惊不已,则悸动不定。其状,

  • 救阴理痨汤

    即拯阴理劳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