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即脉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心痿者,脉痿也。”详脉痿条。
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一十六。即鼻息肉、鼻菌、鼻痔。详各该条。
节,度数。古人以甲子纪天度,六十日甲子一周而为一节,六节为六个甲子,即六个六十天,合为一岁,故称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天以六六之节,以成一岁。”
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作水丸。治证同。见孔子大圣知枕中方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风泪初起冬月甚,久则冬夏泪濛濛,肝虚冷泪不疼赤,实则热泪肿红疼。”治法:虚证宜养血补肝,祛风止泪,用止泪补肝散加减;实证宜疏风清热散邪,用川
见《医钞类编》。即产后玉户不敛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疟疾之古称。《周礼》:“秋时有疟寒疾。”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称“疟寒之疾”。亦指寒疟,参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白茅根,详该条。
见《伤寒明理论·腹满》。即燥矢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五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