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躁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气扬,其用躁切。”
见《中药临床应用》。为黑大豆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地蜂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疳蚀疮。指承浆部位成片赤烂。清·吴溶堂《保婴易知录》:“生于唇下,或小儿赤烂,用甑盖上炊流汁涂之,重者以青蛤散涂之。”
【介绍】:见陈复正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蓖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世医得效方》。即钩虫病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水饮犯肺所致的气喘。《医说》卷四:“水喘,有人先因咳嗽发喘,胸膈疰闷,难于倒头,气上凑者,宜早利水道。化痰下气。”《医学入门·喘》:“水喘,怔忡或肿胀。水喘,水气辘辘有声,怔忡者,小青龙汤、
即消积通经丸,见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地蜂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