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逐寒开窍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冬青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。参见产后汗出条。
证名。指目无光彩、神情疲乏之状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。证因真阴不足,但无火证,给人以目视无光的感觉。且常常伴有自觉乏力困倦等症。宜滋阴益肾,补养气血,用杞菊地黄丸、人参养营汤等加减。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四方。泽兰、甘草、当归、川芎各四十铢,附子、干姜、白术、白芷、桂心、细辛各一两,防风、人参、牛膝各三十铢,柏子仁、干地黄、石斛各三十铢,厚朴、藁本、芜荑各半两,麦门冬二两。为末,炼蜜
病名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此证头旋脑热,眼生黑花,肝胆积热,风火上冲……翳色如烟,隐隐深沉,如水之中,不能视物。”属圆翳内障范围,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棘针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。即蛔虫。详蛔虫病条。
出《岭南卫生方》。为麻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喉痹症之发于双侧者。见《古今医鉴》卷九。即喉闭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