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虫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即全蝎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即全蝎,详该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·食治》。即阿胶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人。画有《本草训解图》,已佚。
指初潮月经。明·万全《广嗣纪要》:“月事初下,谓之红铅。”
丛书名。共6种,《脉赋、脉诀、真刘三点脉诀》(原题晋·王叔和等撰)、《用药歌诀》(不著撰人)、《药性赋珍珠囊》、《伤寒活人指掌提纲》(元·吴恕撰)、《诸病论》(不著撰人)、《难经》。
病证名。出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指痘疮发于特殊部位,如蒙头、抱鼻、锁口、锁项等。详各条。
病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。多由胃火邪热壅盛,或过食醇酒厚味,热毒内蕴所致。症见腮下红肿,形如托腮之状,疼痛,饮食吞咽有碍,身发寒热。治宜解毒泻火、清热消肿。方可选用普济消毒饮加减。参见兜腮痈条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。鄠(今陕西户县)人,做过太医令。
即句漏。见该条。
痰证之一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七。即寒痰。详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。又称小便利多、小便多。详小便多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