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出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。又称下血。指血经肛门而出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:“病者大便下血,或清,或浊,或鲜,或黑,或在便前,或在便后,或与泄物并下,……故曰便血。”便血多由湿热、积滞、结毒侵袭肠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外科灸法论粹新书》1卷,佚。
【介绍】:见王贤条。
出《盘山志》。为麦饭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条。
即达原饮第一方作蜜丸。治证同。见达原饮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。即乳痈之早期。又叫产后吹乳。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卷二十三:“产后吹乳。因儿饮口气所吹,令乳汁不通,壅结肿痛。不急治多成痈,速服栝蒌散及敷南星,更以手揉散之。”吹乳又有内吹、外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敬义。上海市上海县人。精于温疫、伤寒等传染病,撰有《疫疠溯源》一书(1761年)。
即月经。出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封轸式》。
见《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白屈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