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何炳元

何炳元

【生卒】:1861~1927

【介绍】:

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。字廉臣,浙江绍兴人。曾任绍兴医学会会长,创办《绍兴医药月报》,自任副编辑。在学术上思想少保守,不墨守老师传授的方法,主张凡有利于发展中医学术的见解,都要“讲求而研究之”,反对把切脉在诊病中的作用过度夸大,主张全面“观形察色、验舌辨苔、查病源、度病所、审病状、究病变,然后参之以脉”,才不致“为脉所惑”。有《全国名医验案类编》等多种著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危亦林

    【生卒】:1277~1347【介绍】:元代著名医学家,我国古代骨伤科代表人物之一。字达斋。南丰(今江西南丰)人。曾任南丰医学教授。世代以医为业。对内、妇、儿、眼、正骨、口齿咽喉等科均有所研究,尤擅长骨

  • 独叶一支花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滴水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二阴

    ①指少阴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二阴急,为痫厥。”张景岳注:“二阴,少阴也。……脉急者为风寒,邪乘心肾,故为痫为厥。”②指前阴、后阴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开窍于二阴。”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肾主二

  • 小驳骨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驳骨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燥火

    即燥热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严伯玉

    【介绍】:见严子成条。

  • 在泉

    参见司天在泉条。

  • 痘疹遂生编

    见遂生编条。

  • 钱愃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钱瑛条。

  • 张永

    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精于医术,为翰林医学,后随高宗赵构南渡,迁居余姚。精于小儿科,著有《卫生家宝》、《小儿方》,均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