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胃吐血

猜你喜欢

  • 伤寒补亡论

    书名。20卷(其中卷16明代即亡佚,实存19卷)。宋·郭雍撰于1181年。作者鉴于当时所见《伤寒论》已有残缺,遂取《千金方》、《类证活人书》以及庞安时、常器之等诸家学说,参合个人见解作为补充,故题名“

  • 栝蒌薤白半夏汤

    《金匮要略》方。栝蒌实一枚,薤白三两,半夏半斤,白酒一斗。水煎,分四次服,日三次。治胸痹,不得卧,心痛彻背者。

  • 麻疹夹斑

    病证名。麻毒炽盛,内陷营血而夹瘀斑的证候。清·马之骥《疹科纂要》:“麻疹不出,忽发红点者,名为夹斑。”由肺、胃同时受麻毒热蒸所致。症见恶寒,壮热,喷嚏流涕,腮红眼赤,咳嗽气急,继则全身既可见碍手的颗粒

  • 祝味菊

    【介绍】:民国时期医家。四川人。曾在上海国医学院任教,主张吸收西医之长处以改进中医,著有《伤寒质难》。

  • 胡石生

    【介绍】:见胡澍条。

  •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

    书名。简称《金匮述义》,《聿修堂医学丛书》之一。3卷。日本·丹波元坚撰于1842年。作者鉴于其父丹波元简所撰《金匮玉函要略辑义》在采辑各家学说及阐述精义方面犹有缺漏,有一定的局限性,遂选录《金匮要略》

  • 红断纹裂舌

    舌红有横断裂纹而痛。裂纹不深者,多为老年素体阴亏,宜补肾滋阴。裂纹深而多者,为阴虚火旺,宜滋阴降火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知聪

    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人。曾于562年携《明堂图》和药书等到日本,对中日医学交流起了促进作用。

  • 腰痛

    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指腰部疼痛。腰为肾之外候,诸脉多贯于肾而络于腰背。故凡年高、病久,劳倦过度,情志所伤,房室不节而使脏气虚衰;或因感邪、外伤而使腰部经脉不利,气血不畅等,皆可导致腰痛。《济生方·

  • 髓溢

    病名。指牙齿逐渐变长。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二。《类证治裁》卷六:“牙日长出,妨食,名髓溢。”即髓益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