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见彧中条。
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多因恣酒嗜燥,痰火升扰,阴虚火炎等所致。“自视目外有无数细细红星,如萤火飞缭乱也,甚则如灯光扫星矣”(《审视瑶函》)。某些内障眼疾,可出现此候。
骨名。出《素问·骨空论》。又称,又名血盆骨。即锁骨。参见拄骨条。
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风寒客于人,使人毫毛毕直,皮肤闭而为热。”临床表现为恶寒重,发热轻,头痛,身痛,鼻塞流涕,舌苔薄白,脉浮紧等。治以祛风散寒为主。
在脐水平线绕身一周的长度。《灵枢·骨度》:“腰围四尺二寸。”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八世纪初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介石。江苏江宁人。长于儿科诸证,于1725年撰《幼科直言》一书(1726年刻行),其书简明不繁,采取直言无隐之意,并辑有儿科验方。
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。即泻黄散,见该条。
见《陕西草药》。为苦荞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《难经疏》十三卷,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