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产后玉户不敛

产后玉户不敛

病证名。又名产后玉门不敛产户不敛产后阴户不闭阴门不闭。《万氏妇人科》:“女子初产,身体纤柔,胞户窄小,子出不快,乃至折裂,浸淫溃烂,日久不敛。宜内服十全大补汤,外用敷药白芨、白龙骨诃子、烂蜂壳(全蜂房)、黄柏(炒),各等分为细末,先用野紫苏叶煎洗拭干。干后以药搽之。”相当于产时会阴裂伤。可结合会阴修补及局部换药等方法处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邹氏纯懿庐集

    丛书。清·邹汉璜撰于1840年。此系稿本,内容有作者对古典医籍的注释和临床经验总结。包括《素灵杂解》、《难经解》、《伤寒卒病论笺》、《伤寒翼》、《金匮要略解》、《寒疫论》、《千金方摘抄》及《疮疡》共八

  • 童男

    未成年的男孩。

  • 食积寒热

    指食积而兼寒热的证候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小儿食积者,因脾胃虚寒,乳食不化,久而成积。其证至夜发热,天明复凉,腹痛膨胀,呕吐吞酸,脚冷肚热,喜睡神昏,大便酸臭是也。有前证而兼寒热者,名曰食积寒热。若

  • 李少君

    【介绍】:西汉时人。兼懂医术,曾向汉武帝宣扬服食追求长生不老等荒诞之说。提出用黄金作饮食器皿可以成仙。

  • 巡骨风

    见上海中医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即寻骨风,详该条。

  • 便浊

    证名。①指以小便浑浊不清为主症的疾患。见《医学正传·便浊遗精》。又称溺浊。浊而色白者为白浊,浊而有血色赤者为赤浊,赤浊实即尿血。有虚实之辨。实症多因痰湿或湿热下注膀胱所致;虚症有中气下陷、阴虚火动、下

  • 痘后羸瘦

    病证名。《幼幼集成》卷六:“凡儿素常肌肥,痘后羸瘦,虽能饮食,而不为肌肤,乃气血虚故也。治之须明阴阳,不可偏胜。偏阳则伤血,偏阴则伤气,愈见乖离矣。阴日宜服参苓白术散,阳日宜服当归养荣汤。”

  • 上气鸣息

    见《肘后备急方》。指气喘而见痰鸣声音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上气鸣息候》:“肺主于气,邪乘于肺则肺胀,胀则肺管不利,不利则气道涩,故气上喘逆,鸣息不通。”参见痰喘、痰甚喘、齁喘、哮证条。

  • 经信

    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灵磁石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磁石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