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露蜂房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瘈脉。见该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凤尾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虎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。又称梦遗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卷九。又称腰脚痛。详该条。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左胁应春分。”古人喻人之形体与节气相应。左胁在节气与春分相应。
病名。见《喉症全科紫珍集》卷下。此症因感受风热,或劳力,或饮酒厚味,或郁怒而生。症见喉下及腮下俱肿,舌卷硬顶上腭;咽喉肿痛难咽,或身发寒热。舌苔厚,脉数等。治宜疏风解毒,消肿利咽。可选用三黄凉膈散加荆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鸡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伤寒明理论·腹满》。即燥矢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