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王之翰《妇科胎产百病》。即经来呕吐。详该条。
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玉米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肺形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多因暑邪客于冲任胞宫,血难停留而致突然经血崩下。症见血色深红,质稀,量多如注,面赤或垢,身热口渴喜凉饮。治宜清热祛暑,凉血止血。方用单芩心丸,或益元散加百草霜。
太医署教师职称。负责掌管针灸科专业的教授和考核。官阶从八品上。参见太医署条。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。多由心肝二经热毒上攻,蕴结不散所致。发于眉至额部,初起肿胀,色黑质硬,剧痛;甚则闷乱呕逆,溃烂成疮。治宜泄火解毒。内服清瘟败毒散,外敷止痛拔毒膏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第一百五十一。指赤白带下。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荜拨,详该条。
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四。即定志丸第一方,见定志丸条。
舌干枯燥裂,糙刺如沙鱼皮。为津液干涸之候,症属危重(见清·杨云峰《临证验舌法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