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三焦辨证

三焦辨证

温病辨证方法之一。是清·吴鞠通根据前人经验,按温热病传变情况,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自上而下的三个阶段,并作为辨证施治的提纲。初期属上焦肺、心包病变。手太阴肺病发热恶寒头痛、汗出而咳等。手厥阴心包病有神昏谵语,或舌謇肢厥、舌质红绛。高热极期属中焦脾、胃病变。足阳明胃经发热不恶寒、汗出口渴、脉大。足太阴脾病有发热不扬、体痛且重、胸闷呕恶、苔腻脉缓等。末期属下焦肝、肾病变。足少阴肾病身热面赤手足心热心烦不寐唇裂舌燥。足厥阴肝病热深厥深、心中憺憺大动、手足蠕动、抽搐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肠侧

    见大肠条。

  • 京墨行气法

    气功功法。结合“微息”和“存想”的静功锻炼方法。见明《道藏·神仙食炁金匮妙录》。其功法:正偃卧,握固,两足间相去四、五寸,两臂间亦相距四、五寸,去枕、微息,四九三百六十息,再存想自己衣被皆去,骨节皆解

  • 卒中急风

    病名。指头晕目眩,突然跌仆之症。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一。多因痰涎壅塞所致。症见头眩目花,突然跌倒,心神迷闷,牙关紧急,目睛上视等。治宜豁痰逐络为主。可用碧霞丹、辰砂天麻圆等方。参见急中风条。

  • 形瘦血瘀经闭

    病证名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:“形瘦多热多郁,血少气虚,宜服芩连四物汤,合开郁二陈汤。”

  • 霉菌性阴道炎

    病名。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阴道炎。临床表现外阴奇痒,甚至溃烂疼痛,白带量多呈凝乳样,阴道壁有白色伪膜覆盖,擦掉后可见粘膜发红等症。治疗以阴道局部冲洗上药为主,如用细叶香薷蒸馏液,或一枝黄花(《中草药通讯

  • 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

    以感觉异常为表现形式的循经病理反应。其中以疼痛为主者称“循经性疼痛”;以其它异常感觉如麻、冷、热、痒、酸胀、蚁走样、吹风样或流水样感为主者称“循经性异感”。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异感,均属自发性循经感觉病

  • 孙薇甫

    【介绍】:见孙文胤条。

  • 味痰

    痰证之一。见《泰定养生主论》。即酒痰。详见该条。

  • 滋阴平肝潜阳

    治疗阴虚而肝阳上扰的方法。肝阴虚或肾阴虚均能发生肝阳上扰,出现头痛、眩晕、耳鸣耳聋、性急易怒、面部烘热、口燥咽干、虚烦不眠,舌质红,脉细弦数等症。滋肝肾之阴,用熟地、枸杞、山茱萸、女贞子、旱连草等;平

  • 罨(yǎn 掩)法

    外治法之一。罨,掩覆(掩盖)之意。以水或药汁掩覆局部的方法。罨时不断更换,以达到降温、消炎、止痛和止血目的。分冷罨和热罨两种,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