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香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六。即狐臭。详该条。
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皂角刺,详该条。
用降抑的药物组成,具有降逆作用的方剂。如咳嗽气逆,痰多而稠,用苏子降气汤;气虚呃逆用旋覆代赭汤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盐麸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青木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诊法。辨证过程中,必须把脉象和病色的变化互相参照,进行分析,以推断病情的新久顺逆。例如患者面赤唇红,舌红苔黄,均属热邪盛的病色,若脉见洪数或滑数,为新病、为顺;若脉洪数而面色苍白的,则病重或久病,难治
人体部位名。《难经·二十八难》:“督脉者,起于下极之俞。”指会阴部。或指长强。参见下极条。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即蒲种壳,详该条。
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作水丸。治证同。见孔子大圣知枕中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