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络病候和经穴主治的概括。参见是动病、所生病各条。
病名。见清抄本《外科或问》(著人未详)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马尾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源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野牡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陆成一《女界须知》。属于阴肿症候。因脾湿下注所致。多见于体肥之人。症现阴户肿胀,甚则肢体倦怠,小便淋漓等。治疗参见阴肿。
病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将蛊毒分为蛊毒候、蛊吐血候、蛊下血候等。症状复杂,变化不一,病情一般较重。蛊毒可见于一些危急病证、恙虫病、急慢性血吸虫病、重症肝炎、肝硬化、重症菌痢、阿米巴痢等病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木防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六畜痫之一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《小儿药证直诀·五痫》:“羊痫,目瞪吐舌,羊叫。心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痫源流》:“羊痫之扬目、吐舌,作羊声者,则应乎肺。”参羊癫、痫、六畜痫等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见天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