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。为杏叶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指邪伏于内,至夏而发的多种热性病。《注解伤寒论》卷二:“中而即病者,名曰伤寒;不即病者,寒毒藏于肌肤,至春变为温病,至夏变为暑病。”②指感受暑邪随即发生的热性病症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暑病源流》:
三十种脉象。出滑寿《诊家枢要》。即浮、沉、迟、数、虚、实、洪、微、弦、缓、滑、、长、短、大、小、紧、弱、动、伏、促、结、芤、革、濡、牢、疾、细、代、散脉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蟾蜍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勤轩遗稿》。即内眦。详该条。
面色憔悴无华。为慢性病容,系久病脏腑气血耗伤所致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古人以五行配五色,将发于眼部的木疡、火疡、土疡、金疡、水疡统称为五色疡。各详有关条。
即齿,详该条。
见疡医证治准绳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罗锅底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