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

猜你喜欢

  • 马蛇子

    见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石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丰隆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T40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足阳明之络穴。位于小腿前外侧,犊鼻穴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;或于条口穴外侧1寸取穴。布有腓浅神经及胫前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头痛眩晕,咳嗽多痰,气喘,胸

  • 刘志大

    【介绍】:见刘宇条。

  • 耳接

    病名。多由痰火互结上攻所致。《脉因证治》:“耳接,耳边项上之块核。”治宜内服温胆汤加减。或外出以五倍子、白芷等分为末,蜜调敷。

  • 臂阴

    臂的内侧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循臂阴入腋下。”

  • 张倬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飞畴。江苏吴江人,为名医张璐的次子。继父业,亦以医名,撰有《伤寒兼证析义》一卷(1667年刊行),对伤寒兼证的诊治有所发挥,提出“圆机在我,活法随人”,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。另曾与

  • 苏越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著有《群方秘要》三卷。

  • 尾底骨

    即尾骶骨。详该条。

  • 推而纳之

    针刺用语。与动而伸之对举。《难经·七十八难》:“得气,因推而内(纳)之,是谓补。”指针刺得气以后,将针向下按纳,使正气深入,为补法。

  • 蜡烛扦草

    见苏州医学院《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宝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