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麻疹顺证

麻疹顺证

麻疹红润,五液俱全,多为顺证。清·郑卜年《瘄略》:“出瘄发热,时有微汗滋润,并汗、泪、鼻涕、唾、溺,此谓五液俱全,出时色红润,部位齐而透,此顺症也。”一般发育正常,身体健康的小儿,在出疹时,先由头颈、胸背逐渐遍及全身四肢,渐透渐多,疹色红润。自初潮透疹,直至收没,经过良好,无合并症,通为顺证。但顺和逆是能相互转化的,顺证要加强护理,慎风寒,节饮食,避免逆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①拘泥。有所顾忌的意思。《素问·五藏别论》:“拘于鬼神者,不可与言至德。”②证名。筋病证候之一。拘为筋脉牵强不伸。常与挛、急并称,如拘挛、拘急等。多由湿热、风寒或血虚所致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湿热

  • 陈蓬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撰有运气著作《天元秘演》10卷,已佚。

  • 阳虚阴盛

    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出现阴寒内盛证候。症见形寒肢冷、痰饮、水肿、泄泻等。

  • 蜂子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蜜蜂子,详该条。

  • 白头翁草

    见《圣济总录》。即白头翁茎叶,详该条。

  • 余昭令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余午亭条。

  • 瓜萎

    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栝楼,详该条。

  • 川断

    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为续断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金匮钩元

    见金匮钩玄条。

  • 阴跷脉病

    病证名。由阴跷脉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目中赤痛,从内眦始,取之阴跷。”《难经·二十九经》:“阴跷为病,阳缓而阴急。”《奇经八脉考》:“寸口脉后部左右弹者,阴跷也,动苦癫癎,寒热,皮肤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