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千针万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千针万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4卷,附余2卷。清·沈月光传,车宗辂、胡宪丰编订。书成于乾隆年间。本书论述伤寒证治较简要,但掺杂了八卦图说、河图洛书等内容,须予分析地参阅。
病名。本病由伤寒或发惊后所致。唇白而肿,多兼眉棱骨痛,厥逆眩晕,气秽颐浮,齿击狂逆等症。治宜清火解毒,可用清瘟败毒饮加减。参见茧唇条。
病名。乳蛾之因于风热而发者。治宜疏风清热、解毒消肿。方可选用清咽利膈汤,广笔鼠粘汤等加减。参见乳蛾条。
外治法之一。见《本草拾遗》。蜞即蚂蜞,又称蚂蝗、水蛭,其头部有毒腺,吮血时分泌一种毒液,使血不凝聚,故用此以吸取痈疽之血脓,称蜞针法。操作时取大蚂蝗一条,入笔管内,以管口对疮头,使蜞吸吮恶血,促其毒消
病名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九。即缠腰火丹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重楼玉钥》卷上。此症多由肺胃蕴热,热邪上炎所致。症见咽喉或上腭肿生血泡,胀塞咽喉、疼痛难咽。《重楼玉钥》卷上:“此症或因饮食火物,触动肺胃积热,致陡起斯症,或在喉头上腭,及舌根左右生一血泡,
①音教(jiāo)。同窖。地窖、地穴。《灵枢·淫邪发梦》:“及居深地窌苑中。”②音寥(liáo)。同髎。巨窌、禾窌,皆人身穴名。《针灸大成·穴同名异》:“巨髎,一名巨窌。”又“禾髎,一名禾窌。”
见《本草品汇精要》。为樟脑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。即赤芍药,详该条。
同身寸之一。以患者本人两口角间宽度为1寸量取穴位,故名。《肘后备急方》救卒客忤死方:“又方,以绳横度其人口,以度其脐,去四面各一处,灸各三壮。”又《千金要方》:“风眩……灸法,以绳横度口至两边,既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