麝香灸
见隔姜灸条。
见隔姜灸条。
练功方法之一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取直立位。单手掌心向上作前平举,再翻掌向下作肩关节后伸运动,两手交替进行;然后两手钩掌,提至胸前,手背相对,指尖朝下,贴胸下坠至少腹后,分向两侧,重复数次;
病名。即肉疙瘩。详见该条。
见修事指南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翠云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穴名。见犊鼻条。
五臭之一,臊为木臭,入通于肝,故为肝之臭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东方青色,入通于肝,……其类木,……其臭臊。”临床上病人的排泄物如小便、白带、汗液等出现腥臭,常是肝经湿热下注的征象。
书名。见《通志·艺文略》。1卷(《嘉祐本草》作2卷)。梁·陶弘景撰。掌禹锡谓:“《药总诀》……论夫药品五味寒热之性,主疗疾病及采蓄时月之法,凡二卷。一本题云《药象口诀》,不著撰人名氏,文字并相类。”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金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芦竹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即分娩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