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脉诀启悟注释条。
五脏的真气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藏真散于肝,肝藏筋膜之气也……。”
痿证之一。见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七。由于湿热伤筋所致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湿热不攘,大筋软短,小筋弛长,软短为拘,弛长为痿。”证见腿足痿软、微肿,或足趾麻木,伴有身重胸闷,小便赤涩,舌苔黄腻,脉象濡数
十二地支各有阴阳所属,其中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为阴支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洋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其形如风疹,发痒。
见明·范洪《滇南本草图说》。即地不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BL50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背部,第十二胸椎棘突下,旁开3寸处;一说: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下动、静脉后支。主治胃脘痛,
病舌。亦名舌菌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六:“舌疳心脾毒火成,如豆如菌痛烂红,渐若泛莲难饮食,绵溃久变瘰疠风。”本病发于舌部。多由心脾二经毒火上炎所致。初则舌肿如豆,渐之肿如菌样,头大蒂小,故亦称之曰舌菌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胖大海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