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称嗳气。出《素问·脉解篇》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噫者,饱食之息,即嗳气也。”详嗳气条。
病证名,出《中藏经》。指小儿泄泻,大便稀薄而色白者。多由脾胃气虚,运化失常,水湿下注所致。其症可伴有腹胀、腹痛、唇淡等。治宜健脾利气,用白术丸(《中藏经》:白术、当归、白芍、木香,等分为末,炼蜜丸如绿
即手第四指。又名小指次指。
病证名。即白喉。见清·郑若溪《喉白阐微》。症治参见白喉条。
见章太炎医论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八。又名卒中。详见卒中①。
见《证类本草》。指月经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手少阴心经,见该条。
病名。又称脉痹。出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。指热毒流注关节,或内有蕴热,复感风寒湿邪,与热相搏而致的痹症。《证治准绳·痹》:“热痹者,藏府移热,复遇外邪,客搏经络,留而不行,阳遭其阴,故痹熻然而闷,肌肉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山小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