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1898~1939年【介绍】:民国时期医家。字半龙。江苏吴江人。曾在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,著有《内经研究之历程考略》、《中医诊断学大纲》、《外科学大纲》、《药敛启秘》等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因皮肤沾染蛇虫秽毒所致。多发于胸胁、脐腹。其形如蛇缠身,皮肤灼痛;轻则腐浅,重则深烂。治宜解毒止痛。祛腐生肌。外涂蜈蚣油,或雄黄末适量,酒调搽之。属于带状疱疹兼有溃破感染的情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兔儿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水苏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清·马之骐《疹科纂要》。即伤寒谷黍,详该条。
指左右颞骨的下颌关节窝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两钓骨名曲颊,即上颊之合钳,曲如环形,以纳下牙车骨尾之钩者也。”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光慈菇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夜明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又名多骨疽,即附骨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