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茵陈蒿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即黑丑与白丑之合称,详牵牛子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醋之别名,详该条。
脉应四时之象。出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秋季阳气收敛,脉象应轻平而浮,像秤杆的平衡一样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黄花母之别名,详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属翰林医官院。官阶从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五脏水肿的灸疗方法。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肿胀论》:“青(肝)水灸肝井(大敦);赤(心)水灸心荥(少府);黄(脾)水灸脾俞(太白);白(肺)水灸肺经(经榘);黑(肾)水灸肾合(阴谷)。”
即痄腮。详该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即蚕豆壳,详该条。
①经外奇穴名,见《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》。位于肘部,曲池穴外方,肱骨外上踝之高点处。主治臂肘神经痛,偏瘫,神经衰弱等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②推拿穴位名,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,又作肘。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