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乌延寿丹
即延寿丹第一方,见延寿丹条。
即延寿丹第一方,见延寿丹条。
见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条。
即五脏毒,详该条。
食疗著作。见《费氏食养》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即断绪。详该条。
①病证名。①消渴病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消渴病诸候》:“内消病者,不渴而小便多是也。由少服五石,石热结于肾内也。”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一:“内消之为病,当由热中所作也。小便多于所饮。令人虚极短气。夫内消者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。即齿龋。详该条。
舌苔薄白而滑润的舌象。本舌比白微滑苔的苔上津液较多,似米汤敷于舌面,主外感寒湿,或体内素有寒痰宿饮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前者宜祛寒化湿,后者当温化痰饮。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产后狂越。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虻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胕通肤。指全身浮肿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上下溢于皮肤,故为胕肿。胕肿者,聚水而生病也。”②指足面浮肿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有病肾风者,面胕庞然壅。”马莳注:“胕,足面也。”参见水肿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