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疸之一。亦称酒黄疸,见《金匮要略·黄疸病脉证并治》。多因饮酒过度,湿热郁蒸,胆热液泄所致。《寓意草·论钱小鲁嗜酒积热之证》:“热淫内炽……,故胆之热汁,满而溢出于外,以渐渗于经络,则身目俱黄,为酒疸
骨名。即尾骨。详尾骶骨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井疽之成漏者。见井疽条。
病名。见《咽喉经验秘传》。即双乳蛾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范汪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牡荆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睡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钱原濬条。
病名。见《重楼玉钥》卷上。多由邪火炽盛上冲所致。症见牙床或内或外,甚至满牙床红肿疼痛,口内灼热,痰多。详爆骨搜牙条。
诊断学专著。2卷。清·周学海撰于1894年。本书以论述望诊为主,问诊、闻诊为辅,搜集的范围,据作者自序介绍:“是编也,《内经》三诊之文全在;《难经》以下,择其切要能补《内经》未备者收之”。上卷专谈望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