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捏脊。详该条。
中医眼科外治方法。将药物精制成药液,滴入眼中,每日三至四次不等。
鼓膜之俗称。在耳孔之底,系传导声音之重要器官。参见耳及皮膜条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为御药院低等医官,官阶从九品。参见御药院条。
详内痛外快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调条。
①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三。生于颈项、腰胯、腿股间或全身其他部位的核块。因质坚如石,故名。多因寒凝气滞所致。分上、中、下石疽。状如桃李,皮色不变,坚硬如石,渐渐增大,难消难溃,既溃难敛。类似肿瘤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与宋处撰《新修钟乳论》1卷,已佚。
经穴名。代号ST2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腹部脐上1寸,旁开2寸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),又云去任脉三寸。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,并有第九肋间动、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、静脉分支通过。主治胃痛,
病证名。指身体某部皮肤出现的青肿。陆成一《女界须知》:“妇人经验方云,此血水积也。干漆,大麦芽等分为末,新瓦罐铺漆一层,麦芽一层,层层令满,泥封煅赤,取出研末,热酒调服二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