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阳明衄

阳明衄

病证名。即鼻衄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衄发从……后秋至冬为阳明衄。”参见鼻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证治指南

   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。

  • 二利丸

    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。即葶苈丸第一方,见葶苈丸条。

  • 伏明

    运气术语。五运主岁之中,火岁不及的名称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不及奈何?歧伯曰:木曰委和,火曰伏明。”指炎热之气伏而不彰。

  • 五脏痫证候

    痫证五藏分类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肝痫,面青,目反视,手足摇。心痫,面赤,心下有热,短气息微。脾痫,面黄,腹大,喜痢。肺痫,面目白,口沫出。肾痫,面黑,目正视,不摇如尸状。

  • 疔俞

    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秘开》。位于前臂屈侧,神门穴直上4寸,向内侧旁开0.3寸处。主治疔痈。艾柱灸(患侧)3~7壮。

  • 经月不利

    出《脉经》。指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
  • 荣华

    血气外露于颜面的光泽。《灵枢·天年》:“四十岁……腠理始疏,荣华颓落,发颇斑白。”

  • 屁巴虫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九香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坤载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元御条。

  • 外科摘要

    见六种新编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