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剖部位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五。即关节。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白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王氏医案条。
指由于邪热郁于少阳经而产生胸胁苦满,往来寒热,心烦,胁痛等症,热邪介于半表半里。治宜小柴胡汤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脐带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瞳子髎。见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眼子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煜条。
证名。指病后体虚而致多汗之证。见《证治要诀·盗汗自汗》。病后多汗,有因表虚卫气不固者,治宜益气固表,可用黄芪建中汤、玉屏风散。有因气血俱虚者,治宜补益气血,可用八珍散、十全大补汤;或补气为主,兼以补阴
性传播疾病之一。多由交媾不洁,传染而得,或感受湿热之毒,侵蚀皮肤粘膜而成。男性好发于包皮内外、包皮系带、冠状沟、阴茎体与龟头等处。女性多发于阴道口、阴唇系带、前庭和阴蒂等处。初起为炎性小丘疹,周围绕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