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槐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蟾酥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品汇精要》。为瓦楞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土茯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旋复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八方。黄芪、桂心、巴戟天、石斛(酒浸)、泽泻、茯苓、炮姜各三两,防风、独活、人参各二两,炮天雄、芍药、炮附子、半夏(汤洗七次)、细辛、白术、黄芩、天花粉各一两。为末,每服四钱,加
十二经别之一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足太阳之正,别入于腘中,其一道下尻五寸,别入于肛,属于膀胱,散之肾,循膂,当心入散;直者,从膂上出于项,复属太阳。”本经别从足太阳膀胱经的腘窝部分出,其中一条延展分布到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为阳虚或阴虚,椒疮日久失治,疳疾上目,泪泉疾病等引起的证候,“视珠外神水枯涩,而不润莹”(《审视瑶函》)。证见泪液减少,甚则枯竭,不能润泽目珠。视之暗淡失泽,转动欠灵,眼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又名多骨疽,即附骨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鸡蛋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