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逆顺

逆顺

①指经脉的上下往来。《灵枢·营气》:“此营气之所行也,逆顺之常也”。②指逆证顺证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,可以知逆顺矣。”③指形气的相称与不相称以及治疗的适当与否而言。《灵枢·根结》讨论形气之逆顺与刺法补泻之逆顺。其大意:形气相称为顺,形气不相称为逆。在治疗上补泻适当为顺,补泻不适当为逆。④《灵枢经》篇名。主要论述在针刺治疗前必须明确辨别人体气行的逆顺,脉象的盛衰,以及应掌握病机的可刺、尚未可刺与已不可刺等三种情况。本文着重指出针刺大法,须明逆顺,故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冉雪峰医案

    书名。冉雪峰著。本书包括内、外、妇、儿科医案七十一则,案中结合中医理论较深入地分析病情,并能继承发扬传统治法,于临床辨证较有识见,治法亦较灵活。196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

  • 桑木灸

    灸法之一种,即桑柴火烘法,详该条。

  • 脑砂

    病名。《医学入门》:“(鼻)有流臭黄水者,甚则脑亦作痛,俗名脑砂。”参见鼻渊、控脑砂等条。

  • 叩法

    推拿手法。操作同击法,用力较重。

  • 湿痰发热

    病证名。指痰湿内停,郁久所致的发热。《丹溪心法·发热》:“湿痰发热,炒片芩,炒黄连,香附,苍术。右为末,用瓜蒌穰丸。湿痰,夜发热,以三补丸加白芍药为末。”详发热、痰积发热,痰症发热等条。

  • 四肢

    手和足的合称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清阳实四支(肢),浊阴归六府(腑)。”

  • 郑在章

    【介绍】:见郑重光条。

  • 濂珠

    出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珍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绊根草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铁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灌浆板黄

    病证名。指痘疹灌浆不起,痘形板腻死塞,干腊而不明黄的证候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是由毒气盛凝结气血所致。治宜行血解毒,用清毒活血汤(《医宗金鉴》:“紫草、当归、木通、生地黄、芍药、连翘、牛蒡子、山楂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