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退翳丸

退翳丸

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五方。当归川芎白蒺藜菊花羌活密蒙花蔓荆子荆芥各一两,地骨皮川椒各七钱,菊花、蝉蜕天花粉楮实子黄连甘草各三钱,木贼(童便浸)二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服一钱。有翳者食后米泔水送下;睛暗者食后当归煎汤送下;气障者食后木香煎汤送下;妇人血晕,当归、薄荷煎汤送下,日二次。治眼疾翳障昏暗,妇人血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便毒

    病名。①指肛门前后生疮。见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九。②指两侧腹股沟及阴部肿痛的病症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四。本病又名痃、横痃。参见妇人痃条。

  • 薪草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凉粉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鬼胎

    旧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①属癥瘕一类病证。因妇人素体虚弱,七情郁结,气血凝结不散,冲任经脉壅滞不行所致。《傅青主女科》:“腹似怀妊,终年不产,甚则二、三年不生者,此鬼胎也。其人必面色黄瘦,肌

  • 程敬通

    【介绍】:见程衍道条。

  • 仁香汤

    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方。白蔻仁(研末,冲)、木香各六分,藿香、香附、陈皮各一钱半,砂仁八分,檀香五分,母丁香四分,生甘草三分,淡竹茹三钱。水煎服。治感受暑湿秽浊,呕恶少食,胸膈烦闷,腹痛泄泻等症。

  • 真寒假热

    阴证似阳的证候。症见身热,但喜衣被;口渴,而不多饮;手足躁扰,但神情萎疲;苔黑但滑润;脉洪大而无力等。多见于素禀虚寒而感外邪,或劳倦、内伤所致虚阳外露,里寒格阳等证。

  • 留饮咳

    病名。指饮邪留肺所致的咳嗽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八:“留饮咳者,其人咳不得卧,引项上痛。咳者如小儿掣纵状。”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治》:“留饮者,胁下痛引缺盆,咳嗽则辄巳。”《外台秘要》卷九:“支

  • 初生寒闭

    病证名。《三因方》:初生寒闭者,由天寒气闭不能啼,切勿断脐,用纸蘸油,点火于脐带下,往来熏之,令火气由脐入腹,使寒得温散,更以热醋汤洗脐带,则气通啼哭如常。参见初生不啼条。

  • 朝阳花根

    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向日葵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夹肢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腋痈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