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著《养生目录》一卷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黑骨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华山矾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七十一方。炙皂角(去皮子,炙焦黄)二两,川椒一两,细辛一两半。为末,盛于胶囊中,大如指,纳入阴中。治妇人黄瘕,症见经行不利,左胁气结,阴中刺痛,淋露黄汁。
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考》。即经来下肉胞。详该条。
见医学便览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方。即倪涵初治痢第一方,见该条。
①胕通肤。指全身浮肿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上下溢于皮肤,故为胕肿。胕肿者,聚水而生病也。”②指足面浮肿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有病肾风者,面胕庞然壅。”马莳注:“胕,足面也。”参见水肿条。
见《女科指掌·调经门》。即经行先后无定期。详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芋梗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