兽医学著作。1卷。清代作品,撰人及撰年均未详。本书介绍牛病理论、病候、诊断、针刺穴位与方法以及药性配伍与处方等,并附绘图。本书于1959年经江西省农业厅中兽医实验所校勘后,由农业出版社影印出版。
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又名湿痹。详湿痹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血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马槟榔之别名,详该条。
煎药法之一。胶质、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,如阿胶、饴糖、蜂蜜等,容易粘锅煮焦,且粘附他药,影响药物有效成份溶解。故应在其他药煎好后,才放入去渣的药汁中微煮或趁热搅拌溶解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雷丸之别名,详该条。
运气术语。指六气主司的更迭。参见不退位条。
亦作庭孔,指阴道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督脉者,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廷孔。”张志聪注:“廷孔,阴户也。”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四品。
即清暑益气汤第二方作水丸。治证同。见清暑益气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