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妥善而有效的治疗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有余不足,当补则补,当泻则泻,毋逆天时,是谓至治。”
古代音律之六阴律。即:大吕、夹钟、仲吕、林钟、南吕、应钟。参见六律条。
指用注射药物,主要为普鲁卡因等局部麻醉剂的水针疗法。见水针疗法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佛指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刀豆,详该条。
见《科学的民间草药》。即香加皮,详该条。
方剂的作用、性味相结合的分类法。即轻剂、淡剂、清剂、解剂、缓剂、火剂、暑剂、湿剂、寒剂、燥(一作涩)剂、甘剂、平剂、温剂、和剂、调剂、补剂、荣剂、夺剂,共十八剂(见元·李汤卿《心印绀珠经》)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路路通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锐毒,见该条。
温阳法之一。治疗肝肾虚寒引起的小腹疼痛,疝气等。常用当归、肉桂、小茴香、沉香、吴茱萸等,如暖肝煎(见《景岳全书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