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肾阴
详补阴条。
详补阴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食禁经》3卷,佚。
指腧穴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三百六十五穴,针之所由行也。”见腧穴条。
【介绍】:见夏云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颅囟经》。为头部生疮的一种疳疾。多由小儿平素感受风热,失于发散,加以乳食不调,中气内虚,风热乘虚上犯头部所致。症见头上生疮疡,头热,毛发焦枯如穗,甚至脱落光秃,鼻干,心烦,疲倦,困睡,目睛
同脾阳虚。详该条。
见金匮要略心典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字少颖。世代精于外科,从事医疗五十余年,有丰富的外科治疗经验。整理家传积世秘方,参考古今诸家论说,于1242年(淳祐二年)编成《痈疽辨疑论》2卷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石上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人认为禁灸的穴位。这些穴位大多分布在重要器官或动脉邻近处,如睛明、丝竹空接近眼球;人迎在颈动脉处,经渠在桡动脉处等。《针灸甲乙经》最早记载禁灸24穴,后世逐渐有所增加,近代由于医学进展,对禁灸穴的认
药名。见《本草原始》。妇女初潮的月经名金铅,旧时用以入药,现已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