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二。即苍朴二陈汤,见该条。
出《抱朴子》。为母丁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活幼心书》。指双目流血。清·吴溶堂《保婴易知录》谓其发病“乃胎热胎火所致。”目为肝窍,血乃心液,火灼心肝,迫血上溢,故成此证。治宜凉肝泻心之剂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建德(今属安徽)人。撰有《医学善传》一书,已佚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又称气阴两伤。常见于热性病的过程中,如:①温热病耗津夺液,出现大汗、气促、烦渴、舌嫩红或干绛、脉散大或细数,有虚脱倾向者。②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,真阴亏损,元气大伤,出现神疲形怠、少气懒言、口干咽燥、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蚕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铁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冻疮。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禹余粮条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