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本草
见重广英公本草条。
见重广英公本草条。
月经过少证型之一。多因寒凝气滞,瘀血内停,冲任血行不畅所致。因寒凝者,症见经行量少,色黯有块,小腹凉而痛甚于胀,拒按,喜得温热,血块排出后则痛稍减,治宜温经活血行瘀,方用少腹逐瘀汤,或用过期饮;因气滞
病名。出《中藏经》卷上。即瘿与瘤的合称。或单指瘿。参见瘿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顶门痈。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经济植物》。为白云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聚散障、夜星聚散、星月聚散、浮萍障、时发时散翳。多由肝肾阴虚,虚火上炎,或阴虚兼湿热所致。症见黑睛生翳,“或圆或缺,或厚或薄,如云似月,或数点如星,痛则见之,不痛则隐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莎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九。即烫火伤。详烧伤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胎前吞酸。详该条。
推拿专著,又名《小儿推拿秘诀》。2卷。明·周于藩辑注,书成于1612年。后经清·钱汝明(1776年)予以参订重刊。上卷为诊法及手法总论;下卷列诸病症状及其推拿治法的处方、推拿穴位图、手法图等。书后附有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露蜂房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