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虚秘

虚秘

病名。指因精血津液亏耗所致的便秘。多因体气素亏,或因发汗、利小便耗伤津液,或病后元气未复,精亏血枯所致。《圣济总录·大小便门》:“或因病后重亡津液,或因老弱血气不足,是谓虚秘。”《洁古家珍·杂方》:“胃虚而秘者,不能饮食,小便清利。”虚秘如因气虚气滞而致者,可用厚朴丸等方。津液耗伤者,可用润肠丸。《医学心悟·大便不通》:“若老人精血不足,新产妇人气血干枯,以致肠胃不润,此虚闭也,四物汤加松子仁柏子仁肉苁蓉、枸杞、人乳之类以润之,或以蜜煎导而通之。若气血两虚,则用八珍汤。”《金匮翼·便秘统论》:“虚秘有二,一以阴虚,一以阳虚也。凡下焦阳虚,则阳气不行,阳气不行,则不能传送,而阴凝于下。下焦阴虚,则精血枯燥,精血枯燥,则津液不到而肠藏干槁。治阳虚者,但益其火,则阴凝自化;治阴虚者,但壮其水,则泾渭自通。”方如苁蓉润肠丸益血润肠丸五仁丸黄芪汤等均可选用。参见大便秘结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乳核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五。即乳结核。见该条。

  • 景岳全书发挥

    书名。4卷。题名清·叶桂撰(一作姚球撰)。刊于1844年。作者对张景岳所主张的温补学说提出了不少论评,是不同学派辩论之作。

  • 外廉

    指外侧缘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胃足阳明之脉,……下膝膑中,下循胫外廉。”

  • 从阳引阴

    治法理论之一种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故善用针者,从阴引阳,从阳引阴。”引,引领,引出。从阳引阴指从阳分引出阴分的邪气,或从阳分引出阴分的正气,本指针法而言,但也适用于其它治疗手段。《类经》十二卷

  • 耵耳

    病名。耵,耳垢也。《仁斋直指方》:“人耳间有津液,轻则不能为害。若风热搏之,津液结纽或核塞耳。亦令暴聋,为之耵耳。”即今之耵聍栓塞。宜取出之,或滴耳油润后取出。

  • 冲疝

    病名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督脉者……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,不得前后为冲疝。”多因寒湿之邪,郁结为热,复受寒邪所袭而致。症为少腹痛引睾丸,气上冲心,二便不利。宜理气散寒。可用天台乌药散加铁锈水调服,甚

  • 惊痫

    病名。①指痫因受惊而发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痫候》:“惊癎者,因惊怖大啼乃发。”治宜钱氏蛇黄丸等。②指小儿惊风。唐宋医书所载的惊痫,即指小儿惊风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小儿惊痫者,……轻者但身热面赤,睡

  • 黄苔黑滑舌

    舌苔黄而中见黑滑苔,为阳明府实证,若有腹痛便秘,虽然苔不干燥,仍可使用下法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大观本草

    书名。即《经史证类大观本草》的简称。系大观2年(1108年)重修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后所改的书名。其后的刊本也有改称《经史证类大全本草》。

  • 胫骨

    骨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又名骭骨、成骨。解剖学同名骨,位于小腿内侧。参见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