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2卷。明·吴有性撰于1642年。1641年山东、浙江等省疫病流行,医着以伤寒治法无效,枉死者颇多。吴氏推究病源,指出是温疫,系感染“异气”(又名杂气或戾气)所致,病由口鼻而入。对瘟疫病因和传染途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胎前头痛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李核仁,详该条。
经脉生理特点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少阳主三阳之中,属半表半里,为出入的枢纽,故为枢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金银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橡实壳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沈应善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小巢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名疠气、疫疠之气、毒气、异气、杂气。指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,包括一切温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。通过空气与接触传染。有多种戾气,某一特异的戾气可引起相应的疾患(见《温疫论》)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秫米之别名,详该条。